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找准新产业新赛道的切入点,把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抢抓机遇,利用我省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加快低空经济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实施“十大战略”、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可观
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以下简称“无人机”)为主,以载人、载货和其他低空飞行作业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重点方向。
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资源为空间依托,尤其是随着低空飞行和无人机产业发展,低空空域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进一步凸显。民用航空器在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如载人、载货以及低空游览、农林作业等,不仅直接满足了生产生活需要,创造了经济社会价值,而且能够带来一系列的投资和消费。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为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销售等,下游为各种低空飞行活动和相关服务保障,以及对空域和地面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保障等,并衍生出教育培训、金融、维修、中介等一系列服务需求。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服务范围广,能够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而且局地性特征明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关联,是一种区域性、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低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2010年以来全国空管体制改革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于2024年1月开始实施,为无人机产业加速发展打开了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我国无人机技术已迅速赶上且在相关领域实现了技术引领,5G、北斗卫星导航、大数据、高能量密度电池和氢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器创新发展与广泛应用提供了强大动力。深圳等先行地区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以及探索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各地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重要借鉴。
低空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
作为综合性强、前瞻引领作用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对现代化河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我省获批建设全国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功能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航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且成效显著,在已有的探索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拓展低空经济,有利于巩固提升我省航空经济优势,培育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
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低空飞行器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新手段,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抢险救灾、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更是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公务巡查和执法辅助,如生态环境监测、重点项目巡查等。通过低空飞行与数字化平台的结合,可以实现“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
开拓科技创新新赛场。低空经济发展及其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其进一步发展更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引领,这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及换道领跑等战略提供了重要抓手。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要求大数据、数字孪生、模拟仿真等数字技术加快迭代更新。低空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需求,有利于吸引集聚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推动要素聚集壮大产业规模
应充分利用我省的市场和产业优势,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经验,强化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加快推动高端要素聚集,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让“低空飞起来、市场热起来、产业强起来”。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机制和政策创新。建立政府主导、高位推动的领导机制,对全省低空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谋划部署。抓住空域这个关键点构建纵向、横向协同治理机制。结合我省实际,突出发展重点,制定出台针对性更强的产业扶持政策,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强化政策优势。
建设低空天网,持续扩大优化空域供给。聚焦“飞得起来”这一个关键目标,加快低空空域分类划设,构建多层次低空飞行网络。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为契机,横向拓展无人驾驶航空适飞空域范围,纵向拓展空域高度,扩大有人驾驶航空器可用空域。规划建设低空航路航线,连点成网,实现分层分类运行。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持续扩大优化低空空域容量,依托监管服务平台建立“便捷飞行、一网通办”的空域使用审批机制,实现低空空域可计算、可通达和可运营。
完善地面网络,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兼顾当前和长远,统筹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需求,科学布局地面起降设施,构建以骨干通用机场为综合枢纽、直升机起降场和无人机起降点为末梢的多层次地面保障网络及配套设施。加快骨干通用机场建设,建成服务各种低空飞行的综合性、区域性枢纽和产业集聚平台。结合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和空中游览等需求,合理划设和建设直升机起降场。适应无人机快速发展需要,有序推进智慧型、共享型新型起降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地基础设施协同高效运行。
拓展应用场景,打造产业发展阵地。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商业应用是拉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低空经济大量需求来自公共服务领域,这为政府加快产业培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系统梳理政府部门服务需求,统筹整合市场资源,加大力度开发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场景,促进新项目新技术引进和本土市场主体培育。结合我省省情特点,优先打造无人机物流配送、无人机农业生产服务等领域的特色应用场景,大力培育示范性商业应用场景,激发市场潜力。积极申建城市物流配送和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通过拓展丰富应用场景,打造需求和技术双向互动的阵地,促进低空经济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
以无人机为突破,加快发展低空制造产业。无人驾驶航空器对有人驾驶航空器的逐步替代渐成趋势,深圳等地的实践表明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大有可为。尤其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制造领域的强制性标准和民航相关规章将陆续出台,对制造与运行进行全链条规范,这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发产业布局调整,为我省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契机。我们应抢抓这一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优质产业项目。同时,支持省内相关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做强做优产业链。支持省内无人机和小型运动飞机、模拟机等制造企业提质升级,加快发展壮大。
构建创新生态,增强科技引领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构建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更好地发挥这一新兴经济形态对新技术的吸纳、转化和引领作用。鼓励支持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重点研发专项,选育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高水平建设无人机综合验证场。以需求为导向布局前沿性技术创新,推进低空航路智能规划和管理、低空导航通信、无人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传感器、任务载荷设备等方面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前瞻开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有关技术探索,开辟未来城市交通新篇章。(作者单位:河南民航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