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通用航空发展中心
时政要闻
楼阳生主持召开无人机产业发展座谈会
2024-11-16
楼阳生在无人机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加快形成新赛道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王凯出席11月15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无人机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研究分析问题,征求意见建议,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加快形成新赛道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省长王凯出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报我省无人机产业发展情况,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安阳市和部分科研机构、企业、高校作发言,围绕建设创新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政策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楼阳生指出,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主导和核心,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重要赛道。近年来,我省加速布局发展无人机产业,已初步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链。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开拓无人机产业发展新蓝海,努力在新赛道上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成为我国无人机产业的重要发展极。一要完善顶层设计。准确把握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形势新要求,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发力点,谋划好重点工作、重点政策、重点项目、重点举措等,把资源整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推动产业体系化、规模化发展,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实现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二要做强头部企业。建立健全无人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突出内培外引、抓大育小,做大做强“链主型”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精准培育本土优质企业,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推动集聚发展,建强产业链群,形成产业生态。三要加强技术攻关。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构建高水平无人机技术研发体系,以蓝天实验室为龙头,组建PI团队,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学科建设,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创新联合体,瞄准前沿领域,加强核心系统攻关,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提升核心创新力,有力支撑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四要拓展应用场景。坚持供给侧、需求侧同向发力,以市场带动产业、以产业拓展市场,加强产销对接,加快培育成熟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无人机+”消费,积极开展无人机应用示范,催生更多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提升无人机消费市场能级。五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机制灵活、特色鲜明的无人机服务网络,健全低空空域管理机制,打造智慧互联、连续覆盖、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六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健全无人机产业标准体系,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推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展翅高飞”。省领导孙守刚、陈星、安伟、宋争辉、郑海洋出席。(来源:河南日报)
专题丨跳出安阳论安阳 王元亮:安阳要抓好“三个突破口”,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2024-10-31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区域经济的协调融合发展也日益紧密。安阳是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区域开放合作的天然优势。新形势下,如何“跳出安阳发展安阳”,持续与“左邻右舍”深化区域合作?河南日报社安阳分社与顶端新闻中原策特邀多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跳出安阳论安阳”。专家:王元亮 ▲河南省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安阳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具有区域开放合作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安阳坚持“跳出安阳发展安阳”,深化开放合作,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红旗渠精神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在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安阳需要创新思路,构建开放共赢新格局,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阳实践新局面。  一、以发展航空经济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  发挥安阳航空产业基础好、航空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推动安阳、鹤壁、濮阳协调联动、合作共进,推动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交通互联、能源保障、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合作,构筑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对外开放空间。重点依托安阳红旗渠机场,以共同规划建设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为突破口,抢抓国内飞机制造业产业迭代升级的机遇,瞄准航空公司客机维修改装本土化的需求,放大安阳通用航空产业的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与鹤壁、濮阳的跨区域产业、经贸合作,推进区域整体布局,建设集大型飞机制造维修和改装于一体的航空生态集聚基地,打造国内最全机型选购平台、维修配件调度平台、航空旅游全域导航平台和通航培训全国知名城市。  一是做大航空维修产业,建设中部地区最大规模的民航客机维修基地;二是做实航空制造产业,联合承接国内大型航空企业飞机生产项目产业;三是做强航空配套产业,联合规划建设航空配套产业园,形成上下游链接、左右岸齐全的航空配套产业;四是做优航空关联产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带动豫北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持续高质量举办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提升品牌价值,加大安阳航空运动的影响力,加快将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打造成为全国区域航空经济发展的新典范。  二、以发展低空经济为突破口,深度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作为河南唯一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城市,以及对接京津冀、衔接环渤海的重要门户,安阳积极对接《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积极申报创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低空经济产业等国家级试点,力争进入国家新一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深度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  一是建设低空经济制造产业园,引入知名整机企业,加快低空产业技术创新,着力发展低空制造、技术服务,推进低空应用及生态建设;二是争取布局建设一批试飞、测试基地或专业分支机构,推动开展低空新基建、应用新场景及运行新模式示范建设,推动建立空天地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及无人装备运行管控体系,加快形成北京技术输出+安阳技术验证及服务应用的协同发展模式;三是争取在安阳推动常态化低空物流配送应用,开发干支末航空物流配送航线,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示范,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构建航空物流配送网络;四是加强北京低空技术、装备等在安阳应用,推进资源共享,加快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培育低空运输、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新业态,重点推进安阳和北京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等低空旅游产品的合作,加快航空体育运动与教育、科技、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加快将安阳低空经济培育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  三、以发展枢纽经济为突破口,全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立足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突出“航空港”和“陆路港”特色,加强与豫晋冀鲁毗邻城市鹤壁、濮阳、长治、邯郸等城市合作联动,全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按照现代产业集群培育规律,发挥资本、流量、枢纽通道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等组合优势,创新枢纽经济区开发模式,建设路空双港物流中心,打造公铁海空“四港联运”物流枢纽,将“通道优势”“流量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实现“空、铁、公、水”立体多式联运体系,将安阳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一是加快建设机场与安阳、鹤壁、濮阳三市的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安鹤、安濮产业走廊,推动安阳、鹤壁、濮阳产业联动,推进三地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二是完善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大宗物资仓储及流通加工、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建成货运功能强大、中转能力突出、产业引领作用强的综合货运枢纽集群,构筑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促进枢纽与产业、枢纽与城市的融通互动;三是做优服务物流枢纽“全链条”,构建设施设备、仓储配送、保税物流、多式联运、甩挂联运、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期货交割、大宗商品交易等全链条的综合服务,推动安阳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省枢纽经济先行区,打造现代物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杆示范。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安阳城市宣传片正式首发亮相丨传统和现代交融 创新与历史碰撞
2024-10-03
传统和现代交融 创新与历史碰撞安阳城市宣传片正式首发亮相安阳融媒记者 郭凡“以文字守望记忆,以信史开辟鸿蒙,在人类文明的童年,我们的祖先踏歌而来,交融、碰撞、创造,成就了它,七朝古都——安阳……”10月1日晚,安阳城市宣传片首发仪式在殷墟“洹河夜游”实景演出现场月亮岛举行。在这部4分半钟的宣传片中,从商代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无人机技术;从北雄太行的壮美到古城街巷的烟火……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画,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作为这部宣传片的导演,我非常荣幸能够将安阳这座城市的故事呈现出来。”发布仪式上,该宣传片总导演王巧丽说,“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仅要展示安阳的面貌,更试图捕捉其精神内核,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脉动,以及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活力、开放的态度。”该宣传片旨在打造一部国际化、多元化、富有启发意义的城市形象片。它不仅是一部旅游宣传片,更是一部展现安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发展成就和未来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影片,通过展示几个不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传达“让安阳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安阳”的主题,构建出一个多元化、包容性强、历史悠久且面向未来的安阳形象。该宣传片监制雎安奇说:“本片巧妙地把叙事和历史、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展开拍摄,带给人动容与共鸣,用全新的视角将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表现了出来,成为安阳宣传的新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安阳、爱上安阳。”该宣传片镜头分为“历史回声”“文化交融”“科技奇迹”“自然共鸣”“未来奇迹”五组,不仅呈现了安阳的历史文化,还展示了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成就,体现了安阳市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方向。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看过该宣传片后表示,安阳是一个不断创造神奇的地方。这部宣传片选取了安阳历史上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成就,表现了安阳的厚重、安阳的美,精准、美妙地展现了安阳历史文化特色,是一部值得强烈推荐的宣传片。安阳一生必去的城市安阳市融媒体中心来源丨安阳融媒客户端编辑丨刘龙龙 责编丨安邦生 审核丨安国政
古老智慧遇上现代潮流 网络中国节“遇见甲骨寻见‘月’”中秋主题活动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
2024-09-1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当中秋节遇见甲骨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潮流将舞出怎样的精彩?中秋节之际,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光明网联合河南省委网信办、安阳市委网信办、殷墟博物馆共同主办,光明网河南频道协办的2024网络中国节“遇见甲骨寻见‘月’”中秋主题活动火热开展。殷墟博物馆探馆直播、甲骨文广播体操短视频挑战等精彩内容,以及#遇见甲骨寻见月#微博话题互动,吸引了网络大V等海内外网友广泛参与,掀起一股探秘甲骨文字、学习中秋民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殷墟博物馆的探馆直播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桥梁。9月15日上午10时,光明网联合殷墟博物馆在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推出“遇见甲骨寻见‘月’”中秋直播活动,河南当地媒体大河网、安阳融媒等同步直播,邀请各地网友一起“云游”殷墟博物馆,与甲骨文共赴中秋浪漫之旅。在直播过程中,“90后”汉字文化科普博主“@博物汉字-黄丽洁”和殷墟博物馆社教老师杜濮从甲骨文中的“月”字入手,揭秘传统文化里的中秋故事,在“打卡”顶级文物时展现灿烂辉煌的殷商文明,在品尝甲骨文文创咖啡和月饼时感受古老文字与现代生活的共鸣。其间,主持人还学习了甲骨文的书写,现场用甲骨文写下“中秋月明”向广大网友隔空送上节日祝福。当前,甲骨文广播体操的创意推广,让这一古老文字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中秋节前夕,光明网在微博发起甲骨文广播体操挑战,邀请广大网友“跳”进甲骨文,用广播体操解锁中秋新玩法。在安阳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甲骨文广播体操主创成员龚慕凡与学生的示范下,网友们纷纷加入到这场别开生面的挑战中来,用肢体演绎甲骨文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潮流中焕发新生。“@文创客”“@泥巴哥”“@珠之窝”“@铁不删”等网络大V们的积极参与,更是将这场活动推向了高潮。他们不仅准确展示了甲骨文广播体操的姿态,还通过诗文等形式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随着中秋节的临近,#遇见甲骨寻见月#微博话题迅速升温,阅读量破亿,讨论量持续攀升。“通过活动切实感受到我泱泱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一伸一展中展现甲骨文脉之美,学起来!”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这场活动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期待未来能推出更多融合文化与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来。中秋节期间,网络中国节话题在微博、抖音和快手平台总阅读量超过6.3亿次。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网友们在学习古人智慧,感悟节日魅力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光明网记者邱晓琴)[ 责编:宫辞 ]转自:光明网
山河弦歌丨前年甲骨贯古今
2024-09-03
点击收听
山河弦歌·考古中国|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2024-09-03
“辛丑日,商王外出打猎会有灾祸吗?辛卯、乙未、戊戌日呢?”文物:2172号刻辞卜骨馆藏地点:殷墟博物馆新馆出土地点:197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南地这片甲骨是殷墟出土甲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片,远看就像甲骨文中的“骨”字,它的形象曾出现在国家邮政局向全球发行的纪念邮票上,各类图书封面和历史课本上也常出现它的身影,是一枚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那么,既然是占卜之用,古人是如何从中寻觅“答案”的呢?刻辞卜骨的背面(殷墟博物馆/供图)玄鸟生商,盘庚迁殷。在这片见证过商朝辉煌的土地上,3000多年后的人们透过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示玻璃得以见到这片牛肩胛骨。它的正面刻有甲骨文卜辞,背面则是非常有规则地分布着一些小孔和灼烧的痕迹。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殷墟考古队长唐际根,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唐际根:真正的占卜是从“灼”也就是用火烧开始的,背面留下黑斑,正面出现了“卜兆”,所谓“卜兆”就是一根上下走向的裂痕加上一根横向或者带一些角度的裂痕,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卜”字。这个“卜兆”到底提供了什么信息?那就要看文字了。这片牛肩胛骨都在说一件事,那就是国王出去打猎会不会有灾祸。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甲骨片(曲海庆/摄)古人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合称为甲骨。1973年在安阳小屯南地的甲骨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宗甲骨发现,发掘刻辞甲骨5335片,编号为2172的刻辞卜骨就是其中之一。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或许就是当时的“档案库”。唐际根:考古研究所在小屯南地发掘了几个小的甲骨坑或者叫卜骨坑,它们是一坑一坑的,而不是散乱埋的。经过甄别,我们一般认为这些甲骨可能是当时的一些档案,是作为档案收集的。既然甲骨文最早主要用于祭祀占卜,那和档案有什么关系?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解释,在殷商这个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非常有限的时代,占卜之风盛行,几乎无事不卜。甲骨,就像人类叩问自然的门环;镌刻其上的甲骨文,则记录下3000多年前的真实生活。李晓阳:占卜反映了商王的需求,类似于实录。商王的生活起居、想法都在其中,客观上就留下了他的思想和活动轨迹,比如什么时候祭祀、祭祀谁,所以很有史料价值,对我们研究商代历史很重要。殷墟是1928年开始发掘的,那时疑古思潮盛行,王国维先生就是通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商王对其祖先的祭祀谱系,与《史记》等一一对照,证明了史书中所记载的基本是正确的。殷墟博物馆展厅内的甲骨文(殷墟博物馆/供图)一片甲骨惊天下。于是,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甲骨文中的商王朝是那样真实而鲜活:有外交征伐,也有饮食宴飨,有婚丧嫁娶,也有流星、日食、月食这样的自然天象……李晓阳说,殷墟为后世所呈现的这座商代晚期都城,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上最繁荣的都邑之一。李晓阳:盘庚迁殷,在安阳延续了八代十二王,将近273年。那一时期古埃及、巴比伦逐步湮灭了,北非、西亚、南欧一带产生的文明规模都没那么大,反倒是东亚这一带,商的疆域到都邑的规模应该是最大的,人口也是最多的。此外,大量的青铜礼器从技术和艺术上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巅峰,当时的礼制、理念、思想、天人观都放在了礼器的铸造过程中,能够传诸于世,教育后人,这是很了不起的。郑州商城出土的早商陶器(左侧)与殷墟出土晚商陶器(右侧)对比图(唐际根/供图)甲骨遇上考古,拉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绵延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有过坎坷,但支撑它迈步向前的,是考古工作者的执着追求。1991年,唐际根在自己的硕士论文中就通过商代陶器形制的变化,提出“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和以郑州商城为代表的早商文化之间存在缺环”。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带着考古队在豫北冀南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寻找“中商”存在的依据。唐际根:我带着考古队做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区域调查,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当时在洹河以北有五个遗址相距并不远,年代差不多、文物的风格差不多,以前都以为是不同的遗址。但是我想会不会是一个遗址,会不会地下连成一片呢?一打钻,果不其然,底下是连成一片的,那些陶片陶器刚好是商中期的,你想我会有多激动!我更加确信这个地方有都城,结果到1999年就找到了洹北商城。20世纪90年代中期,唐际根带领考古队在豫北冀南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唐际根/供图)如今,殷墟遗址正在进行洹北商城宫殿区的发掘,其中的一号基址是一座四合院建筑,是目前已知商代最大的单体建筑。李晓阳说,随着考古工作的演进,愈发能够让人感受到,商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数不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李晓阳:我们使用的每一个文字都和商代甲骨文有直接的关系。它的造字法体现了我们祖先对世界、对人类、对自然的认知。3000多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由它演变形成的汉字体系,维系着我们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之初,人们对商王朝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史记》区区3000余字的记载中,而如今,提起殷墟,后母戊鼎、妇好鸮尊等珍贵文物,家喻户晓。妇好鸮尊(殷墟博物馆/供图)后母戊鼎(殷墟博物馆/供图)三千多岁的殷墟在各类研学活动、文创产品、数字化工程的带动下,再次“活”起来。1976年,新中国第一代女考古人郑振香主持发掘妇好墓。今天,她的学生唐际根正在以复原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的形象为核心,展示伟大的商文明。唐际根:妇好这个人物她的身份地位、随葬品、生前的朋友圈……信息量太丰富了。我还要把她做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利用机器学习让她拥有商王朝的知识,再让她说出来,叫“妇好说商”。两河流域的加喜特王朝年代有一个人的形象,叫卡什提里亚什四世;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有拉美西斯二世、埃及艳后等等,我希望有妇好这样一个形象,让她参与世界上的文明互鉴。复原的妇好形象(唐际根/供图)“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虽然1928年至今,殷墟的发掘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5%,但它所呈现的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让曾湮没在历史烟云里的“大邑商”范围不断扩大,面貌愈发清晰,更成为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何以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早已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监制|高岩编审|樊新征 章成霞记者|王泽华 李恩浩 刘佳 申丹播音|方亮音频制作|刘逸飞 李晨雨新媒体|章宗鹏鸣谢|殷墟博物馆 安阳市文物局 安阳市委宣传部转自:央视号
123456...1415 共86条 15页,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