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发〔2023〕17号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
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监管局,各运输(通用)航空公司、运输(通用)机场公司、服务保障公司,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
划》和《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文件精神,统筹做好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和智慧民航建设工作,指导行业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应用、智慧化融合,民航局组织编制了《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
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更好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发挥智慧民航建设在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引擎作用,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遵循基础夯实、数字赋能、能力提升、环境优化的战略路径,全面提升智慧民航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安全性,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化运行,更好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加强党对智慧民航建设的全面领导,
加快建立适应民航数字化发展的制度体系,以数字化发展驱动流
程再造、组织模式变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关键核心
技术突破,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创新。
系统布局,数字赋能。加强系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围绕
民航安全生产、运输服务、绿色发展、行业治理和文化建设,强
化应用项目落地牵引和场景示范驱动,推进数据资源融通共享,
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守数字
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民航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范化解数字化
条件下的各类风险,深化安全可靠应用,提升重点领域的自主可
控能力。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加强民航与产业跨界融合,推进民航
数字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共商共
建共治共享共惠的民航数字化发展生态,拓展互利共赢合作新
局面。
(三)主要目标。
到2027年,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数字
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政府建设
成效显著,数字化发展环境更加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活跃,
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全面推动民航创新
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到2035年,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数据资源和要素体系完备,数字技术叠加效应、数据要素乘数效
应全面释放,民航数字化生态圈全面形成,为民航实现安全、便
捷、高效、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夯实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是智慧民航建设的两大基础。
要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功能和数据资源的核心要素作
用,以数字感知、数据决策、精益管理、精心服务为目标,完善
民航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布局,打通行业主体基础设施之间的“大
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一)构建泛在智联的民航数字基础设施。
1.适度超前建设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民航通信网络资源结
构,加快推进北斗系统应用和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民航数据传输能力和承载能力。深入推进IPv6应用,
开展基于5GAeroMACS技术的“机-车-场道-设施”协同运
行,推进空管、机场、航空公司、服务保障单位等各主要运行要
素全面物联,探索研究6G等新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
2.系统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强化民航领域数据中心集群
顶层设计,推动民航大数据中心与民航各领域数据中心间网络直
连和组网互联,构建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民航数据中心集
群,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区域、跨层级数据资源综合利用,
提升数据交互能力。提升行业安全生产运行关键系统和核心设备
保障能力,加强容灾备份建设。
3.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能力。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
智能化改造,加强行业重要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上云部署。建设
政务、空管、运行监控、市场服务、航空物流等重点领域应用基
础设施体系,增强数字感知、边缘计算和智能分析能力,深化人
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
(二)建立高效利用的民航数据资源体系。
1.健全民航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智慧民航建设体制机制
优势,加快构建民航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机
构,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行业管理部门、运行主体、第三方服务
机构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各方功能作用,提升数据管理整体
效能。
2.构建民航数据资源体系。研究建立行业重点领域一体化数
据目录和动态管理机制。面向民航业务发展需求,推进业务主体
和系统间数据集成和共享,加强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元
数据管理机制和管理规范。加快推动行业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
理,推进数据集、算法模型、开发模型等资源开放利用。
3.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落实国家数据基础制度要求,明
确行业数据权益权属,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依法
合规高效利用。研究建立民航数据资产登记、价值评估核算等制
度,探索建立行业数据市场化流通新模式,依托公共服务交易平
台推动民航数据有序流通,提升民航数据要素资源效益。
三、全面推进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赋能
民航安全生产、航空服务、绿色发展、政府监管、行业文化
是数字化赋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领域。以“出行一张
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为场
景驱动,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坚持智慧民航建设主线,拓展绿色
发展上线,构建产业联盟阵线,加快民航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一)推进生产运行安全高效。
1.加强机场全域高效协同。建立基于智能建造、数字孪生的
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强化数据信息在机场运行安全领域的
应用,打通机场各类系统信息和数据共享渠道,实现对运行安全
态势的实时感知。推进航班地面保障智能部署,加强场内运行态
势精准监控与预测,实现各主体各单元高效协同运行。推进无人
驾驶设备和智能作业装备应用,加强航站楼自助设备应用,强化
智慧安防体系建设。推动航空物流作业全过程自动化、数字化
管控。
2.推进空管全过程精细管控。加强航班运行态势监控,推进
运行主体间数据共享,优化协同运行机制,实现全国航班一体化
指挥调度。探索空域运行效能自主评估,加强不同飞行阶段精细
化管控,研究推进四维航迹运行,提升空域容量和管控效率。探
索基于算力的航班融合运行和有人无人融合运行,加快推进新一
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开发验证。
3.推动航空公司全周期智能管理。提升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
生产运行、营销服务、经营管理、机组资源管理等数字化智能化
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推进航班运行全流程、全要素
动态风险评估与预警,推动运力快速调度与地面保障资源精准匹
配,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航班恢复能力。推进航空器状
态智能监控与健康管理,提升航空器关键核心部件可靠性分析、
故障诊断与维修决策能力。
4.推进民航与数字产业深入融合。引导智能装备制造、软件
开发、通信运营等企业协同开展关联产品研发和技术标准制定,
吸引数字平台型企业参与民航服务形态创新。鼓励民航信息服务
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自主
能力。提升航油保障智能化水平,构筑航材数字化保障体系。
(二)推进航空服务普惠便捷。
1.构建便捷舒心的出行服务体系。优化订票值机等线上服
务,打造运输、旅游、娱乐、购物等一体化产品体系。加快数字
技术创新应用,缩短旅客整体出行时间,推进无感安检、快捷通
关、无忧签转及线上线下融合出行服务。推进机上互联网服务。
推广行李直挂和全流程跟踪。
2.打造高效航空物流服务体系。推动航空物流与其他运输方
式、海关标准对接、安检互认,加强货品、单证、载具、安检、
结算等重点领域信息交互联通,打造一单到底的智慧物流联运服
务体系,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构建货物提取时间精准可控、
位置实时可查、状态全面感知的全流程追踪服务,提高准时达服
务可靠性。
3.扩展丰富通用航空业态。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服务站,推进
通用航空航行情报资料数字化,构建低空飞行数字化保障服务体
系。加大通用航空新兴消费服务产品精准化、个性化投放。促进
通用航空与应急、医疗、旅游、交通等智慧城市产业融合发展。
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低空运输、应急救援、航空拍摄、国土测
绘、农林植保等场景应用。
(三)推进绿色发展集约低碳。
1.推进机场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推动飞机噪声智能监测、预
测、分析及治理。鼓励机场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
技术开展污水、污物、空气质量智能监测和精准治理。提高民航
碳监测、报告、核查体系数字化水平,推进符合国情和行业发展
阶段的航空碳排放市场建设。
2.推进民航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综合运用数字技术,提
升机场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地面运行和能源管理等绿色化水
平。着力提升管制服务、气象预报、临时航路使用等决策能力,
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引导航空公司优化运力调配、飞行控
制、运输组织,提升绿色运行水平。加强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
施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水平。
(四)推进行业治理精准协同。
1.创新民航安全监管。加快基于数据驱动、风险管控的安全
监管模式创新,建立不同维度的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实施差异化
精准监管,推动民航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建立以远程监
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体系。研究建立安
全监管绩效指标,提升风险隐患识别精准度。
2.融合创新市场监测。加强航权、航线航班、航班时刻、运
输价格、服务质量、节能减排等数据采集汇聚、融合共享,建立
航空运输市场画像模型,构建航空运输市场监测评价体系,强化
经济运行监测和形势研判,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秩
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行业宏观调控能力。
3.加强数字政务建设。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枢纽作用,提升
“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推进民航领域电子证照扩大应用范围。
提升政府网站智能化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公
共服务协同精准直达。打造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推进政务数据
与监管数据、运行数据有机融合,丰富辅助决策手段,提升政务
监管智能化水平。
(五)推进文化建设自信繁荣。
1.促进民航文化数字化发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航优良传统,着力增强民航文化数字生
产能力。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民航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创新文
化和诚信文化建设。创新开发民航数字文化,挖掘凝练智慧民航
建设实践经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文化新业态新模式。
2.增强民航文化传播力。加快民航报社、民航出版社全媒体
建设,鼓励行业企事业单位构建民航数字化文化传播矩阵,宣传
行业文化、讲好民航故事。支持推出更多反映民航历史和现实题
材的高质量数字文化作品,推动民航文化输出。用好民航发展论
坛、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民航智见等,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
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文化传播载体。
四、提升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关键能力
技术创新、数字安全是智慧民航建设的核心动力和基本保
障。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行业全链条自主可
控能力,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治理,筑牢行业发展安全
屏障。
(一)强化民航数字技术创新。
1.攻关民航数字关键技术。开展业务领域智能融合关键技术
研究,着力攻克精准监管、智能建养、协同运行、风险预警等技
术。推动数字技术在无人(少人)运行、机场运营仿真优化、客
货安检智能化、航空器维修与健康管理等场景的融合应用。面向
国产大飞机、北斗、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等,围绕智慧运行场景
做好预先研究和技术储备。
2.提升民航全链条安全可靠能力。加强民航安全、运行、服
务等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装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
安全保障。加强与航空制造、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等行业的自主
创新技术协同,推动空管、航空公司、旅客服务等领域信息系统
和装备原创性研发。
3.健全民航行业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行业主管部门调控能力和引导作用,健全行业关键技术集中
攻关机制,强化创新链、服务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建立民航数
字化成果转化闭环路径,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加速
行业数字化成果转化。
(二)筑牢民航数字安全屏障。
1.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完善民航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健
全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制度
和技术标准。建立行业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共享平台。提高行业
重要生产运营系统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容灾备份。
2.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
度,按照“谁管业务,谁管业务数据,谁管数据安全”的原则,
完善数据安全工作体系,健全数据目录管理、监测预警、全生命
周期管理等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处置。
五、优化智慧民航建设数字化环境
数字治理是智慧民航建设的基本支撑,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是
民航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要完善行业数字领域政策和技
术标准体系,着力加强行业数据治理,加强民航数字领域对外交
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一)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
1.构建政策标准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智慧民航建
设数据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加快民航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制定生
物特征识别、无人驾驶设备等行业应用规范,加强行业典型应用
信息系统成熟度模型等方面标准制定。加强与相关产业的标准协
同,深度参与航空器制造、卫星导航、无线电管理等领域国内外
标准制订。
2.优化数字治理环境。加强行业主管部门调控能力和引导作
用,支持有条件的单位成立数字化转型机构,在严守安全底线前
提下,给予市场主体充足创新发展空间,激发行业数字化建设活
力。推动行业数字化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促进行业健康
发展。
(二)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格局。
1.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民航数字基础
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技术标准、规划部署和建设运营等方面合
作,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争取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
技创新合作”等专项支持,在民航数据共享、绿色发展等领域设
立民航数字科技国际合作项目。
2.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充分利用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行业协
会、区域民航合作机制以及中欧、中美等多双边交流场合,协商
拓展民航数字领域治理合作方向。注重民航大数据与智能化应用
等相关领域标准体系国际交流与推广,统筹做好与国际标准对
接,推动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国际化,支持智慧民航优势项目走
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
六、组织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智慧民航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智慧民航建设
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谋划重大战略、
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民航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提
高政治站位,积极推进本单位数字化发展和智慧民航建设工作。
(二)健全实施机制。
智慧办和数安办负责建立健全落地实施机制,制定年度计划
和工作要点,明确任务分工,加强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跟踪调
度,抓好督促落实,做好年度总结。各地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
要细化工作任务落实,按年度向民航局报告实施情况。
(三)保障资金投入。
发挥政府投资的支持引导作用,聚焦民航数字关键技术创
新、重大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字安全等重点领域,
引导民航各单位加大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智慧民航建
设。加强各类资金统筹引导,提升投入质量和效益。
(四)强化人才支撑。
民航院校要在课程中增加数字中国、智慧民航建设内容,增
强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在校师生的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
字技能。聚焦重大科研方向需求,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
才、拔尖人才及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打造多层次数字人才
队伍。
民航局综合司
2023年6月28日印发
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